昭通位于云南省東北部、金沙江下游右岸,地處云、貴、川三省結合部的烏蒙山區腹地,2001年8月撤地設市,轄1區1市9縣,國土面積2.3萬平方公里,居住著漢、回、苗、彝等24個民族629萬人,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10.7%,是集革命老區、地震災區、散居民族地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地區。
【歷史悠久】
昭通古稱“朱提”“烏蒙”,早在距今約10萬年前,就有早期智人在這里繁衍生息。“望帝故里”“漢洗之鄉”“袁滋題記摩崖”見證著昭通的發展與進步,訴說著昭通的歷史與文明。昭通是云南最早建制的地方,自西漢建元六年至唐天寶年間,以“朱提”為名,納入中央王朝的管轄長達800多年。唐代之后,宋封烏蒙,元置烏蒙路,明置烏蒙府,清改烏蒙為昭通。民國時期,昭通在云南政治上的影響深遠,是當時的第二大城市,第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,有“小昆明”之稱。
【勝利起點】
昭通是革命老區,流淌著革命血脈,傳承著紅色基因。毛澤東、周恩來、朱德、張聞天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片土地上腳踏硝煙、轉戰烏蒙,留下了光輝足跡。云南有5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老區縣,昭通就有威信、鎮雄、彝良3個。1935年2月,中央紅軍長征途經威信縣扎西鎮,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了著名的“扎西會議”。這次會議解決了遵義會議提出而未解決的問題,實現了黨的最高權力交接,實際上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,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期,一步步地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。1936年3月,賀龍、任弼時、蕭克、關向應率領紅軍二、六軍團在湖南突破敵人大規模“圍剿”后進入滇黔邊區,展開了歷時23天的烏蒙回旋戰。抗日戰爭時期,昭通兒女前赴后繼,電視劇《鍛刀》,反映的就是昭通人民抗戰時期共赴國難的歷史。
【發展優勢】
一是區位條件獨特。昭通是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門戶、中國面向南亞和東南亞開放的重要經濟走廊,市政府所在地距昆明323公里、貴陽467公里、成都517公里、重慶523公里,處于西南地區4大城市共同輻射的交匯地帶。
向家壩水電站
二是資源稟賦良好。昭通水能資源、礦產資源、生物資源、旅游資源豐富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4160萬千瓦以上,分別占全國、全省的3.08%和20%;向家壩、溪洛渡、白鶴灘三座巨型電站建成后,全市發電總量將超過4000萬千瓦;枯水期留存電量可達120億度。礦產資源豐富,已探明儲量礦種達22種,煤炭儲量達162億噸,擁有中國南方最大的褐煤田,是全國五大硫鐵礦區之一,云南三大有色金屬基地之一。生物資源品類俱全、種類繁多,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基地,是全國品質最優野生天麻的核心區域;旅游資源豐富,山川秀美,氣候宜人,境內江川河流縱貫,山巒峽谷氣勢恢宏,西部大峽谷、黃連河瀑布群、豆沙古鎮、扎西會議舊址等一批旅游文化景區已初步開發,旅游發展前景廣闊。
東晉霍承嗣壁畫
三是人文歷史厚重。昭通多元文化交匯融合,文墨淵源深厚,是云南文化的三大發祥地之一。自西漢至今,在這里形成了介于巴蜀文化、荊楚文化、古滇文化而又受中原文化影響的,具有鮮明個性特點和區域特色、復合多元的“朱提文化”。近現代以來,昭通曾誕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,中央軍委確定的第一批共和國33位軍事家之一的羅炳輝將軍,革命先驅劉平楷,云南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國柱,辛亥革命時的陸軍參謀總長張開儒,著名愛國將領龍云、盧漢,率部起義的國民黨六十軍軍長曾澤生,以及國學大師姜亮夫、時代英雄徐洪剛等都出生在這里。昭通文藝創作繁榮興盛、人才輩出,曾令云、夏天敏、雷平陽等一大批作家作者活躍在當代中國文壇,形成了備受關注的“昭通作家群”和“昭通文學現象”。
四是人力資源豐富。全市人口總量居全省第3位,青壯年勞動力達300萬人以上,外出務工人員達150萬人以上。
【發展機遇】
一是黨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、省政府對昭通發展高度關注、大力支持,為昭通發展指明方向、提供遵循。
二是“一帶一路”、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,以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、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加快實施,為昭通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、成渝經濟區、滇中產業新區注入動力。
三是隨著綜合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,昭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必將轉化為經濟優勢,為加快發展創造條件、提供機遇。
【三條線路】
昆水南絲綢之路風情自駕旅游線。從昆明出發,經魯甸、昭陽、大關、鹽津,到達水富,聯通宜賓、瀘州、成都,集中了昭通旅游資源的精華,也是云南旅游資源的集中體現。在此線路上集中了魯甸龍頭山旅游小鎮、小寨櫻桃谷,“國際重要濕地”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山包,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、3A級景區昭陽龍氏家祠,世界彝人老家、3A級景區昭陽葡萄井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,中國“瀑布之鄉”、3A級景區大關黃連河,省級歷史文化名鎮、3A級旅游景區鹽津豆沙關, 4A級旅游景區水富市西部大峽谷溫泉及3A級景區邵女坪旅游度假小鎮,既有豐富厚重的自然、人文資源也有濃郁多姿的民族風情。大山包翼裝飛行大賽,水富國際半程馬拉松大賽,小寨櫻桃節等賽事節慶活動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使得昆水線成為我市目前較為成熟的旅游線。
鎮彝威紅色自駕旅游線。從昆明、曲靖到達昭通,經昭通彝良、鎮雄、威信,聯通貴州畢節、遵義,有厚重的紅色文化和豐富的紅色資源,在云南省內“獨樹一幟”,有著名的“天麻之鄉”、國家級森林公園彝良小草壩、羅炳輝將軍紀念館、烏蒙山回旋戰遺址,鎮雄五德天坑溶洞群、小山峽景區、赤水源景區、雞鳴三省峽谷,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3A級景區威信扎西會議會址和莊子上會議會址、花房子、兩合巖等經典紅色旅游資源,是瞻仰、緬懷革命先烈,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選擇。2020年,成貴高鐵建成通車,鎮雄、威信成為我市最先通高鐵的縣,便捷的交通也為實現紅色旅游產業大發展夯實了基礎。
金沙江高峽平湖自駕旅游線。從昆明至東川,沿金沙江而下,經巧家、永善、綏江,再到水富,聯通宜賓、瀘州、成都。包括了白鶴灘、溪洛渡、向家壩三個大型的國家級水電站,集中巧家白鶴灘特色旅游縣城、大藥山、大白露景區,永善云上馬楠、曾澤生將軍故居、碼口溶洞群、明子山景區,3A級景區綏江金沙水上樂園、千年漁村、金沙人家等優秀旅游景區和資源。沿江高速的建設,定期舉辦的金沙江水上特技運動大賽、全國龍舟邀請賽、苗族花山節,三大巨型電站竣工后形成的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和寬闊的湖面,使得偉人情懷中的“高峽平湖”呼之欲出,也使四縣市成為全國繼三峽后,首屈一指的庫區旅游目的地,可以開發水上旅游產品,打造康養、休閑、度假、科考等復合型旅游產品,有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轉載自:昭通文旅微信公眾號如有侵權聯系刪除